[转载 FROM http://womany.net/read/article/7226]
你也常常想改变另一半吗?事实上,试图改变的欲望背后,潜藏的很可能是你的不安。一起来看看心灵侦探怎么说。
许多人在爱情里,总是不断地想要改变对方,希望对方变成自己想要的模样。希望对方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希望对方能够听自己的话,希望对方能够认同自己所认同的价值观。但是,这样的举动,常常引来对方的反弹,成了许多争执的源头。到底改变对方好不好呢?我们又为什么会想要改变对方呢?
「你爱的那个我是你自己塑造的你要的不是我只是要我符合你心中的轮廓」,这一首歌的歌词,唱出了许多被改变者的心声。如果被改变是那么的痛苦,为什么爱着自己的人,又非得要改变自己不可呢?(延伸阅读:没有人天生有安全感,一辈子的「安全感」练习)
我觉得主要有三种可能,一种是我们没办法和我们理想的对象在一起,所以只能将就和愿意跟自己交往的人在一起,然后再把对方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第二种可能是,我们希望透过改变对方,来达到掌控对方的目的,让对方不再有机会和异性联络,让对方每一天的行程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最后一种可能是,希望对方能够认同自己所认同的价值观,只有对方认同自己的价值观,才能感觉到对方和自己是一起的。
无论是哪一种,背后都有可能都潜藏着一个原因──不安与恐惧。
掌控背后,都是因为不安
「我就是很喜欢有线条的女生,可是我又追不到那么好的女生,所以我只能不断要我的女朋友减肥,符合我心目中理想的样子……。」
「其实我也不是想要她不快乐,可是我真的很害怕她和其他男生联络……我前任就是因为和异性朋友联络,结果到后来就劈腿了……。 」
「我就觉得能够吃素是比较健康的啊!为什么她就是不肯听我的?如果她肯听我的话,一定会过得更好的。」
但是透过改变对方,真的就能够找回安全感吗?从你我的经验都知道,这往往是争执的开始。因为,要让我们变得比较安心,是无法向外求得的,只有诚实的面对自己的不安,听听自己的不安在说什么,才能够让我们变得比较安心。
不安练习题
要真诚面对自己的不安,才能让我们找回安全感。强迫自己要坚强,要勇敢,刻意去压抑自己的不安,一直都不是一种健康的情绪调节。Brené Brown 在《脆弱的力量》[1]一书当中,要我们去接纳、拥抱自己的不安。但是,我们该怎么拥抱自己的不安呢?
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把手机关掉,让一切外物都不会打扰你。闭上眼睛,听听自己的不安在说什么?在希望对方变得更美的背后,是怎么样子的不安呢?在检查对方手机讯息的背后,是怎么样的不安呢?在要求对方听从自己的价值观背后,又是怎么样的不安呢?
然后,把那个不安的自己具象化,想像那个妳是一个实体的、有生命的东西,就在妳的眼前,那是一部分的妳,如实存在的妳。那个妳,长的什么样子呢?是瘦小的吗?是脆弱的吗?是哭泣的吗?是颤抖的吗?无论那是什么样子,都没关系,只要想像着那个妳的存在就好了。请记住,这就是妳的一部分,即使你压抑她,否认她,忽略她,她仍然会是妳的一部分。既然如此,那就拥抱那个妳吧。
想像着你抱着那个妳,那一个不安的妳,此时此刻的妳,会对她说些什么呢?会是「这些年来,真是辛苦你了。」吗?会是「对不起,我一直不愿意承认你的存在。」吗?会是「你真的好累好累呢,一直以来都背负着这么沉重的压力。」吗?无论是什么,请你用你自己的话对她说。只要把握一个原则就好,妳說出来的话,要是能够让那个妳感觉到温暖与被支持的。
此时此刻的妳,问问自己,妳感受到了什么?是欣慰吗?是难过吗?是羞愧吗?是如释重负吗?无论是什么,那都是妳此时此刻的心情,不需要加以否认,只要如实的接受,就可以了。想哭吗?那就哭出来吧。找一个没有人能够打扰妳的空间,做这样的练习,想哭也不怕别人看见。(推荐你看:眼泪是感情最终的纪念,也是最温暖的排毒)
这就是 Brené Brown 所说的,拥抱脆弱的自己。
把妳的不安说出来吧
既然另一半是妳生命当中很重要的人,那也试着把妳的不安分享给他吧。请别再说「为什么你都不听我说的话,叫你不要跟你的异性朋友联络有那么难吗?」争执只会带来防卫,而说出自己的脆弱,才能够创造连结。
说出脆弱,并不是要绑架对方的情绪,而是要让对方理解自己为什么有这样的反应。很多人在感情里,很喜欢玩猜心游戏,但是我们也都知道,猜到最后,受伤的总是自己。为什么不能直接告诉对方呢?每一个人有不同的成长背景,他怎么会知道妳在乎什么呢?放过彼此吧,即使妳在亲密的朋友,妳也不一定会懂她在想什么,不是吗?
而说出脆弱,也不是要对方非得这样做不可。伴侣咨商师John Gottman 说,有69%的伴侣,有着无法解决的问题[2],也就是说,当我们选择了一个伴侣的时候,同时也就选择了一组问题。我们没办法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我们可以选择与问题共处的方式。有时候,在双方都说出自己的感受之后,自然就找到了共处的模式。也许他仍然会和异性朋友出去玩,但是他会让妳知道,妳才是他最重要的人;也许妳还是会担心他和其他异性的相处,但是随着一天一天过去,他都没有离开妳,还是一样爱的妳,妳也会慢慢学到了,不是每一个男生都会离妳而去。
当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办法共处的。也许你就是想要一个身材好的女友,可是她就是不想要变成你想要的样子。也许妳就是一个速食主义者,而他很想要跟女友共进火鸡大餐。如果你们真的觉得,换一个伴侣会比较好,那么就和对方坦承地说吧。当然,还是会受伤,但只要是在仔细想过之后,明确地做出这个抉择就好。我不建议在情绪化的时候谈分手,虽然常常会这样子,但是这样子的分手,对彼此来说都不太好。
无论如何,没有不受伤的分手,但是一天拖着一天不愿面对,沉没成本(sunk costs)会越来越大的。如果妳因为不安而不愿面对分手,那就向外寻求协助吧。找朋友也好,找咨商师也好,把妳的不安分享给能够支持妳的人,妳将会获得更多的力量。这不会是一条容易的路,但是随着一次又一次的练习,我们都将变得更坚强。(延伸阅读:你是在「沟通」还是在「自言自语」?)
勇气最初的意思是「真心诚意说出心中所想」;「坦承和开放地将真正的自己、内心感受和自己的正负面经验表达出来」;英勇通常指的是甘冒生命危险。平凡的勇气则是甘冒脆弱的危险,而这对现在的人来说,格外不平凡,举世皆然。──Brené Brown 《不完美的礼物》[3]
真的不能改变对方吗?
「可是,我有时候就觉得我的价值观比较对阿,像是他常常沉迷于电玩,晚上都在打LOL,打到凌晨三点,那样真的很不健康耶!」妳可能会这样反驳我。
但是,我们认为对的价值观,就真的是对的吗?很多认知心理学的实验都告诉我们,我们的想法不一定是客观的。(和你分享:三种影响爱情的依恋型态!用心理学找回感情安全感)
每一个人有不同的成长背景。如果妳的成长背景和他的完全一样,妳可能也会有他那样的认知。──John Gottman《爱的博弈》[4]
对阿,我也知道熬夜打LOL很伤身体,我什至还可以搬出一大堆电玩成瘾的Paper来支持我的论点(喂)。但是,这样子真的有助于解决问题吗?他真的会听吗?他会沉迷电玩,一定有他的理由,如果要戒掉那么容易,那么心理咨商也不必研究成瘾问题了。如果妳真的很爱他,希望能帮助他,那也得先请妳问问妳自己,妳帮助他的背后,是不是有妳的不安呢?如果没有的话,为什么妳那么急着想要他戒掉呢?
其实,妳也只是想要被他看见、被他在乎而已。
在妳了解妳的不安,并且接受妳的不安时,妳才能开口向他坦承妳的不安,而不是忽略不提妳的不安,只对着他骂:「为什么你就是这么爱打LOL,如果你不打LOL 会死,那你去跟盖文四世结婚就好了啊!」(咦XD)
在你了解了妳的不安之后,妳就能用比较接纳的口气,把你的感受告诉他:「我知道你很喜欢打LOL,但是在你打LOL 之外,是不是也能多花时间陪陪我,我真的很想要被你看见,被你放在一旁我真的很受伤……」
刚好今天看到了一本书:《频率对了,爱情不请自来!》[5],虽然我个人受到实验心理学的荼毒,很难相信吸引力法则、能量场这种东西;但是书中作者谈的沟通,其实是精确又明了的:
如何让自己被看见、被听见呢?
1.诚实的揭露自己,即便是最脆弱、最无助的部分
2.说明自己的情绪
3.陈述自己的需求
4.只谈自己
当然,这只是很简单的说法,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我写的这一篇文章──〈关系中的争执与修复〉,里面有写到John Gottman所研发的伴侣沟通方式,经过科学证实有效的方法唷!
不是不能改,是你要的刚好对方也想要
那么,我们真的都不能改变对方吗?其实也不能这么说,那要看你想要对方改的,是不是对方也想要。很多人都希望,能够在爱情里彼此成长,而爱情心理学里有一个概念,叫做米开朗基罗效应,就是说明了这样的观念。海苔熊在他的书中,把米开朗基罗效应,很精确地整理出来:
米开朗基罗现象并不是要我们把对方形塑成「我们理想中」伴侣的模样,相反地,是把对方雕刻成「他自己理想中」的样子。换句话说,我们帮助伴侣变成「他想成为的那个更好的人」,伴侣也同样地帮助我们成为「我们想成为的人」。──海苔熊《在怦然之后》[6]
当然,除了把彼此雕刻成彼此理想中的自己之外,如果有一些事情,是彼此不排斥的,那也可以透过沟通试试看。重点是告诉对方你的希望,而不是把对方变成你想要的样子。也许可以透过交换条件的方式,例如妳希望对方打电话给妳,但是他却是一个很懒惰的人,那么妳就可以跟他说:「你想要看我穿得美美的没关系,我觉得我可以穿给你看;但是我们交换一下条件,能不能在每天睡前打电话给我呢?」、「不打的话你这礼拜就没有热裤可以看了喔!」(喂),没错,幽默的沟通也是很有用的方法,Gottman 说,大部分的情侣都不是用咨商师教的那一套来修复彼此的争执,而是透过幽默来化解彼此的尴尬。
(图片来源)
「想要改变对方,要先放下对对方的期待。我之前一直很希望我先生打电话给我,可是他就是死都不打。后来我跟他说,没关系,等到你想打在打就好了,到后来我跟他说,没关系,你打来响两声就挂掉也没差,只要让我知道你想我就好了。结果神奇的是,在我放下期待之后,他居然开始打给我了。」谢文宜心理师在她的演讲当中说道。因为放下期待,不再给对方压力之后,对方才有可能改变。(有兴趣可以看看敝人写的第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对我来说还蛮有意义的:也许,改变没有你想像的那么困难)
「只有在放弃改变之后,改变才可能发生。」──完形治疗创始人波尔斯(Perls)
她给了我们三个改变对方的秘诀,除了放下期待之外,先给先赢、四句箴言也是很重要的:「当我们愿意先付出,而不是和对方争执的时候,对方往往也会被我们感动到,也跟着开始为这段感情付出。到后来我发现,咦,当我走了一步的时候,他也走了1/4步,不要小看那1/4步,至少他还是愿意改变的。」、「常常和对方说四句箴言:对不起、谢谢你、我爱你、请原谅我,这将让你们的感情,变得很充满能量。」
当然,并不是每一段感情都要走到最后,毕竟有时候我们想改变,而对方却已经放弃了。重点是妳能不能在一次次的感情当中,练习觉察自己的不安,拥抱自己的不完美,以及一次又一次的做好沟通练习题。我们的不安,会随着一次又一次的练习,变得更加的勇敢。在最后,我用《频率对了,爱情不请自来!》的一句话作结:
Q:真爱,就是以结婚为前提交往?
A:以结婚为前提交往,是害怕失去。
从现在开始,练习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延伸阅读
[1]布芮尼.布朗(2013) 脆弱的力量,马可孛罗出版
[2] These 4 Things Kill Relationships. TIME [Aug. 26, 2014]
[3]布芮尼.布朗(2013) 不完美的礼物:放下「应该」的你,拥抱真实的自己 ,心灵工坊
[4]约翰.高特曼(2015) 爱的博弈:建立信任、避免背叛与不忠,浙江人民出版社
[5]李天民(2014) 频率对了,爱情不请自来!:提升爱情能量的62个心灵处方 ,新星球
[6]程威铨(2014) 在怦然之后:关于爱情的16堂课(增新版)二版 ,大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