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的开始
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动画角色是很多人小时候的梦想,不过这看起来似乎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因为在面对一张白纸的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做起。
接下来的内容不是一个绘画教程,而是一个参考资料,这些资料使得我们可以重新认识我们的身体,并且了解如何正确的将我们的身体重新绘制在纸上。
这也许会成为一个系列化的参考资料,因为梦幻森林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不受限制的表达想象力,在这里,我们要解决的就是去除绘画技术对想象力的限制。
此参考资料内容翻译自多家国外网站,并有修改和删减。
N1:从头开始
不管做什么,我们总是要从头开始,这句话对于绘画来说也完全适用,通常情况下,我们总是从头部开始描绘我们的角色,头部是人体最重要的部分。
正常情况下的人体,其垂直比例不会受到诸如性别和胖瘦等区别的影响,而是固定的通过骨骼关节来划分,我们可以使用一种辅助线来帮助我们正确的划分它。
首先,可以试着在空白的纸上画一个蛋形,当作头。[蛋形=圆形+下部突出]
然后,以画出蛋形的垂直高度为标准,每隔相同的距离就标记一条水平线,一共标记出7条,如上图。
可以发现,我们分隔出了7个和头一样高的间距,加上头,一共是八个头高,这八个头高就是身体的总高度了,这叫做八头身。
为什么采用八个头的高度作为标准呢,因为在文艺复兴时期,根据“黄金分割”现象,大家一致认为八头身是近乎完美的人体比例,所以就沿用到了现在。
当然了,在现实当中,很少有人符合这个比例,大多数人都接近于7头身。
接下来,在第三条和第四条线之间,画一个宽度约为1.5 ~ 2头高度的椭圆形,代表骨盆。
在骨盆两侧,画两个小圆形,表示髋关节
这是整个人体中第二关键的部分了,因为这里连接着上半身和下半身,是人体重心所在的位置。
接下来在头和骨盆间,画一条垂直线,表示脊柱。
现在我们需要绘制一下人体的腿和膝盖。
在第六条线处画一个小圆表示膝盖的位置,注意,圆形的底部和第六条线平齐,那里是膝盖的底部。
在第8条线已同样方式表示出脚。
然后在髋关节、膝盖 和 脚 之间连接直线,表示腿部骨骼。
注意:左图假设人的双脚和髋关节在同一垂线上且垂直于地面(飘在空中站立的状态),右图则假定腿稍微的伸出来一点(自然着地站立状态)
请注意右侧图的腿部骨骼线连接位置,之所以这样画是因为这更能表示出骨骼此时的连接方式,并且有利于后面绘制肌肉。(肌肉从臀部向膝盖位置逐渐变细,然后从膝盖处再次向下逐渐变细)
接下来是胸腔、乳头和肚脐眼的位置。
胸腔及其附近的区域是人体第三重要的区域了,以第一条线和第二条线的中点为起点,第三条线为终点,画一个宽度和骨盆近似的椭圆形,然后按照如图所示,去除椭圆的下部分。
肚脐眼处在第三条线的位置,而乳头处在第二条线如图所示的位置(在头部边缘靠内侧的垂直线上)
为什么要消去椭圆的下部分呢,因为这么画才能正确的表示胸腔和骨盆直接的连接关系,在胸腔和骨盆之间的区域是由肌肉填充的(也就是说是软的),这意味着这里的外形不固定,可以在这里画出多种腰身,比如平坦的腹部,微胖的腹部,或者是蜂形腰等。同时这个区域也是脊柱运动最剧烈的区域。
现在让我们回到上半身,来确定肩膀的位置。
肩膀的最高点在第一条线和第二条线的中间位置,注意:不是一定在中点处。最低点稍稍向下一些。宽度为2~3头高。
肩部的外形非常不固定,并且很灵活,可以更高,也可以稍低一些。
斜方肌连接肩膀和颈部,而斜方肌的外形也很大程度的因人而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上图列举了一些例子。
然后连接手臂,手腕和手。
手腕的位置在第四条线下方,略低于髋骨。手指末端位置大约在大腿中部,也就是第五条线上方。肘部则在第三条线上方,用一个稍长一点的椭圆形表示。
到了这一步,我们已经几乎大功告成啦!这就是基本的人体比例,正面的。
那么从侧面看上去,人体又呈现什么样的姿态呢,接下来就来看看。
N2:脸庞侧面
让我们再一次从头开始,不过这一次有所不同。
同样画一个蛋形,但这次,底部是斜向下的。
画出头部之后,在头顶部的中点处向下画一条垂直辅助线。
然后在这条垂线上标出肩膀、骨盆 和膝盖。(骨盆的样子就是将表示头的椭圆变窄一点)
通常情况下,可以将头、肩膀、骨盆 和膝盖看作一组结构,因为它们总是近似在同一垂线上,而其它部位则不在这条线上。
建议将侧面图和正面图放在同一参考线下对比,这样更容易理解。
从侧面看脊柱。
侧面的脊柱看起来就像是一个被拉直了一些的“S”形。
脊柱从头部后方向下后方延伸,在肩胛骨中间达到最远位置(与肩膀平齐)。
需要注意的是,肩胛骨是在脊柱之前的(假设从一个三维视角看过去),因为肩胛骨在垂直方向上也是弯曲的。下图有个顶视图说明了这一点。
在肩胛骨处,脊柱继续向下前侧延伸,并且在接近骨盆的位置出现一个“小回”。“小回”的弯曲度是不固定的。
最后,脊柱连接在了尾椎骨上。
胸腔和腿的侧面
胸腔紧贴着脊柱,在健康的身体上,胸腔应该是自然挺向前方的。
髋关节在垂直轴的前侧,为了平衡,脚踝在垂直轴的后侧。因此,我们的臀膝连接线向后倾斜,在膝盖处交错后,逐渐向下恢复垂直。
这种姿势的整体观感是条自上而下的弧线,而当这条线变的垂直或着反过来的时候,一般此时人体的站姿会显得没精打采或者是表现出犹豫的样子。
手臂的侧面。
上臂几乎是垂直的,而肘部则与肩膀几乎对其,或者偏后一些。
要注意的是,在放松状态时,手臂并不是完全垂直的,而是自然向前弯曲的。
手腕则处在髋骨的前下侧。
仍然要注意的是:在放松状态下,手指也不是垂直的,而是微微向前弯曲的。
N3:总结和提示
我们终于完成了1:1的人体比例二侧简图,下面的这张图就是一个最终的总结图,可供以后参考。
非站立姿态的比例参照:
最后一条建议:在绘制人体时,先用较浅的线条建立一个辅助线系统,用稍深一点的颜色绘制轮廓,完成后再擦除辅助线,这样可以确保你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有2个影子
mark
很棒